我的第一本著作《人類圖,你與世界和解的開始》要在7/18出版了。
時間倒回到2021的那個晚上,在Email收件夾裡看著來自 悅知文化邀請出版的信件,坐在電腦前的我,胸口湧上一股暖暖的能量,那是一種感覺,我說不上來。
我上了台北,開心的在捷運站門口自拍,大家還記得嗎?我原本要發在私人Instagram的照片不小心發在了計程車的帳號(還被畫成了gif….),那是這趟旅程的起點。
我的整體設計在這段出書的過程當中展現無遺,這是一本刻上我名字的書,不只是在封面,而是在這本書的靈魂裡。
完成一本書,要謝謝的人太多了,但最先要感謝的應該就是編輯 李雅蓁了。在初次見面的會談過程當中,我一直不敢太直接正眼看我的責任編輯,一直到兩個月後我才傳了訊息,訴說了我的感謝,也終於敢開口問他,是什麼樣的契機,想要找我來寫這本書?他是這樣說的:「從你的文字裡面,可以感覺到,你是個願意理解他人痛苦的人,這點對我來說滿重要的,我覺得很多人都會在社會化的過程裡受很多傷,然後一堆人會建議自己應該怎樣怎樣,但我覺得你不是這樣看事情的。」
當時在手機螢幕的這一頭的我,默默地泛著淚光,我自認並不是一個溫暖的人,我都稱呼自己的設計叫做「硬派甜心」,我不會講溫暖、富有感情的話,但我想知道要怎麼做,讓未來更好。這是我在寫這本書過程的第一個糾結:「我是誰?我要怎麼表達?我要用什麼口氣?我要走什麼風格?我想要呈現什麼內容?」在看到編輯的回覆那刻起,我不再糾結「我該寫什麼內容大家才會想看?」我手寫我口、我口說我心,我該寫出來的,就是用我的方式傳達人類圖這門知識。
所以下一個糾結的開始,就是我不斷向後推延截稿死線。其實寫文章本身並不花時間,我只是把我腦中的各式各樣訊息組織成文字,我相信我的學生應該會在字裡行間彷彿聽到我的聲音一樣有聲書 ,真正讓我拖稿的,是因為我為了追求正確性,我把Ra所有授課的原始資料找出來,文字檔的、影音檔的,一遍又一遍重複地讀著、聽著,我想要把艱深不好懂的文字,變成可以消化吸收的舉例,而且用詞遣字必須要維持精準,例如「感受」這個詞盡量不要出現在察覺中心以外的章節等等。
我們都知道,人類圖是一個「做決策的工具」,但是所有的結論都會有一個前提,為什麼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方式?我試著盡可能用白話的方式、譬喻的方式來解釋前因後果,讓讀者可以理解每一個關鍵字背後的原因,而不是僅僅剩下標籤,顯示者要告知,為什麼?投射者要被邀請,為什麼?生產者要回應,回應又是什麼?不同的能量中心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?我們的「頭腦」又是怎麼去理解、合理化這些能量的運作?
我也想要把所謂的「非自己」換個角度去理解,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,是什麼樣的綜合影響,讓我們遠離了「自己」?許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感受到困境,是因為我們沒有把「自己」原本的樣貌好好的展現,才會在「非自己」的面向上累積了負面的制約。例如一個生產者對自己缺乏自信,不僅僅只是因為掌管自尊的意志力中心作祟,更多時候是因為未曾在薦骨回應中累積滿足。
這是我拖稿的原因,站在第一線要承受的後果的,應該就是編輯雅蓁了:拖稿拖到最後通牒,所以我才會在五月中的時候宣布暫停所有活動,因為真的到了死線中的死線了,原本預計的截稿時間是二月底三月初,但是我硬生生地拖到了五月底,謝謝悅知文化編輯部、行銷部的所有同仁的包容,雅蓁不眠不休(?)地幫我潤飾我過於直白的OS。也要謝謝這一路上在我身邊鼓勵我、支持我的夥伴們,我要謝謝齋齋和衿蘋,在我寫作的過程中給我各式各樣的靈感與啟發,還有聽著我無止盡的哀嚎還有自我懷疑,這個部分是最吃力的,要兩位實際的5爻聽著4爻碎念,幫我分擔很多我處理不來的事務。謝謝敏特的57-20,總是可以看穿我28-38的糾結,「我們2爻站出來,就是真心交付。」謝謝你給我很大的力量。我其實很怕這種感謝的致詞,因為要感謝的人太多,漏掉哪一個都不對,這段期間內有接觸到我的每一個朋友,都是我感謝的對象。
時間倒回到2021的那個晚上,在Email收件夾裡看著來自悅知文化邀請出版的信件,坐在電腦前的我,胸口湧上一股暖暖的能量,那是一種感覺:我的人生走上了正軌,一種無法言喻的悸動。
這是我的第一本書,也是我的第一個孩子。我希望藉由人類圖最重要的兩個部分,讓大家重新定錨人生的方向,我在每一堂一階課程都會送給學生一個我自己做的資料夾,資料夾上印著一句話,在此分享給大家:
「準備拋下過往由腦袋主宰的人生吧!」 _Ra Uru Hu